我們很多企業動作也做,就是力度沒到。廣東有一句俗語:力不到不為財。所以,你做動作沒有力度,那是沒有用的。那么,動作怎樣才能有力度呢?這個力度千萬不要看重爆發力,很多人就有爆發力,但是一事無成。成功的人和失敗的人,他們的區別不在爆發力上面,而在耐力上面。所以,我們講的力度不是爆發力,而是耐力。
很多企業做個動作轟轟烈烈,老板大呼小叫,全廠都知道了。最后三天沒到,就悄無聲息了。下次又號召一個東西,員工就不相信了,認為你就是搞著玩的,你就是讓大家陪著你熱鬧的,所以以后你做什么,下面的人都陪著你看熱鬧,你的威信都失去了。耐力來自兩個字——頻率。
大家一定要相信頻率的力量,要做周期性的運動,這個世界上最本質的運動都是周期性的。呼吸是周期性的,吃飯是周期性的,睡眠是周期性的,季節是周期性的,日出日落是周期性的,等等。當代物理學最前沿的學科是弦論。弦論什么意思?就是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東西其實都是一種振動,像一根弦一樣。振動就是周期性的。
周期性的運動是這個世界上最本質的一種東西,你要明白了,就不要靠一次的力量,就要慢慢來,要強調頻率,要強調頻繁。比如很多作生產計劃的就知道,訂單評審、交期分解、月計劃、周計劃、日計劃,作好了試圖一成不變地一直推行下去是不行的,因為物料、設備、人員等,一個月下來不知道要發生多少變化。那么怎么辦?頻繁調整。你天天變,我就天天調,你一變我就調。
我們有一個項目就是這樣,作日計劃周滾動,就是每天都把未來一周的計劃作出來;然后,第二天又根據排查的情況,將后續7天的計劃又重新調整一遍。每天作7天,每天查7天,每天調7天,這就等于每天的計劃都被查了7次;這就叫“頻繁”,產量一下子就上去了。
所以我說管理很簡單,很麻煩,但是不復雜。誰把管理搞得復雜,就是裝神弄鬼;誰做管理怕麻煩就是偷懶。我們既不要裝神弄鬼又不要偷懶,就抓住這個原則——不怕麻煩。
管理不復雜的意思是不要搞得那么高深。一個計劃在執行前查7次,提前就發現異常了,有一點點異常就發現了,還能出什么問題呢?問題是很多企業的人就不想這樣干,嫌麻煩。管理復雜你反感,管理麻煩你也反感,那你想怎么樣呢?你想天上掉餡餅,有這樣的事嗎?不復雜已經是上帝對你開恩了,你還怕麻煩,那真的是死路一條。
我們要作日計劃。日計劃的來源有兩個:第一個來源是我們作計劃時的一個安排,那個叫“推”。比如我們作訂單評審的時候要作訂單交期分解,把一個訂單分解到各個車間甚至工序,這種任務來源的方式叫“前推”。但是光靠這些是不行的,光靠這些是應付不了變化的,我們還要在計劃執行過程中作頻繁排查,查出了問題以后就把前工序的任務作調整,這叫“后拉”。
這樣,前工序的任務,前面有推,后面有拉,合在一起就是前推后拉,這就是我們任務的模式。前推后拉里的核心動作是滾動排查。滾動排查就是頻繁排查。我們作好計劃的關鍵不在于腦筋動得多好,然后排得多準,最關鍵的是要頻繁調整。所以,頻繁排查非常重要。
佛家又有一句話:如如不動。就是圍繞這個目標,不要離開它;為了達成這個目標,我們要反反復復在這個地方做文章。如如不動不是死死地不動,是不管怎么動,萬變不離其宗。
我們歐博的稽核也可以說是在這個地方做文章,大家知道,歐博的稽核可以用六個字來形容——反復查,查反復。反反復復,這就是頻繁檢查。這里,又是頻率,一定要相信頻率,頻率對上了,那叫“共鳴”。一定要相信頻率的力量,不要相信一次性的東西,一次性的東西都是沒有用的,只有反反復復的東西才是有用的。